文 杜欣蔚(《中国乳业》编辑)
怪象一:外升内降,国内外奶价背道而驰
我国奶业高度开放,平均关税不到10%(经测算为9.31%)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/5左右,长期以来,中国原奶价格与国际原奶价格高度联动,前几年走势基本同步(国内有一定时间的滞后),但2016年下半年以来,国内外奶价变化趋势出现分离。2016年6月开始,国际奶价进入上升通道,虽然今年3-4月因季节性小幅下挫,但5月之后,全球奶价开始稳步增长,7月全球奶价2.63元/公斤,同比上涨55.1%,环比上涨1.3%,IFCN甚至宣布全球奶业危机正式结束。但我国原奶价格确与世界背道而驰。1月以来我国原奶价格持续走低,7月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.41元/公斤,环比继续微降0.29%,与1月份相比下降3.67%。
怪象二:上游萧条、下游繁荣,养殖加工冰火两重天
日前,奶牛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陆续展示了“期中卷”,可以说又是有人欢喜有人愁。
喜的是乳品加工企业,受益于低奶价红利,几乎所有加工企业都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。伊利营收333.02亿元,同比增长11.28%,净利33.64亿元,同比增4.75%;蒙牛营收294.66亿元,同比增8.10%,净利11.15亿元,同比增4.7%;光明营收109.23亿元,同比增6.37%,净利3.66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52.17%。不仅一线乳企业绩喜人,部分区域型乳品企业的答卷也很好,如广东燕塘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5.38%和23.81%;新疆天润营收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.81%和17.24%。此外,三元营收30.89亿元,同比增34.32%,净利润3453.19万元,同比降80.79%,下降主要原因是2017年未收到河北省乳粉企业发展补贴。总体来说,乳品加工企业业绩靓丽。
相比于形势一片大好的加工企业,养牛人的日子可谓悲凉。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中期营业收入虽然同比增长5.17%至23.44亿元,但亏损6.66亿元,亏损额度较去年同期扩大17.78%。西部牧业的处境与之类似,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微增1.07%至3.4亿元,但净亏损额度从2665.63万元扩大到4639.18万元。此外,原生态牧业净亏损虽有所缩窄,但2017上半年仍亏损1718万元;中地乳业由赢转亏,亏损2108万元;中国圣牧、赛科星、中鼎联合虽有盈利,但净利同比大幅度下降,分别下降了75.44%、95.06%和53.31%。
尼尔森数据显示,今年1-5 月,终端市场上液态奶全国销售额同比增长6.9%,销售量同比增长4.7%,说明乳制品市场特别是液态奶消费已明显复苏。但是,上游养殖端并没有享受到消费复苏的红利。
我国奶价已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,是乳企寡头垄断的价格
近年来,乳制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2016年,规模以上乳品企业627家,比十年以前少了90家;三巨头的销售收入合计为1343.7亿元,占行业总销售额的38.4%,行业寡头垄断特征越来越明显。
事实上,在很多地区,乳品企业们达成了某种“默契”,共同压低奶价,很多企业对某一地区奶价的上限作了规定,不得高于某一价格。这也是我国奶价与国际奶价背道而驰的原因。我国奶价已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,而是乳企寡头垄断价格,可以说奶农基本丧失了话语权。
某些乳企强行售卖饲料等生产资料,推高了养殖成本,增加了养殖牧场负担
在行业中,乳企利用市场主体不平等关系,以保障牛奶品质为名,强行向牧场出售饲料。很多牧场主反应,乳品企业出售的饲料价格要比自配料成本高10%以上,且部分饲料的质量满足不了单产9吨以上高产泌乳牛的营养需要,一些牧场只能私下偷喂自配料。再加上乳品企业搭售药浴、舔砖等产品,加重了牧场负担。我们认为,乳企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,已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干预。
好奶只能产自于本土,本土奶源理应享受溢价
中外奶业产业链的竞争说到底是养殖端的竞争,考验的是谁的资源禀赋好,谁的养殖水平高。受土地承载及水、牧草等资源瓶颈限制,中国奶牛养殖成本不可能像自然资源丰富国家那么低。数据显示,澳洲的放牧型公斤奶成本在2元以内,欧盟的半舍饲半放牧型公斤奶成本在2.5元以内,美国的规模化养殖成本在2.8元左右,而我国公斤奶平均成本在3.2元以上,成本相差悬殊。
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、中国农垦乳业联盟质量安全专家组组长王加启老师提出“好奶只能产自于本土”,这种观点已形成共识,深入人心。本土奶,特别是富含活性物质的巴氏鲜奶才是适合国民营养需求的优质奶。而漂洋过海的UHT洋牛奶、原料奶粉还原的还原奶,都无法成为满载活性因子的优质奶。因此,好奶需要本土好奶源,国产生鲜乳相比原料奶粉具有明显的“鲜、活”优势。中国的本土奶源理应因优质而享有溢价。
当前,很多乳企对比进口大包粉价格来收奶,最新一期恒天然拍卖价格显示,全脂奶粉到岸价为3100美元/吨,按照当前汇率折合成生鲜乳为2534.3元/吨,加上关税、增值税等费用后,约合3.29元/公斤,这样的简单比对有失公允。
善待奶农,奶牛养殖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培育和呵护
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2017年D20峰会的讲话中强调,乳品企业建品牌、讲诚信、树口碑,就要善待奶农,要树立利益共同体、命运共同体意识,建立养殖加工和谐共生关系,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重合同、守信用,不凭借购销关系捆绑销售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,特别是在“卖奶难”的形势下,要严格履行收购合同,不限收拒收生鲜乳,与奶农同舟共济、共渡难关。
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,小康社会不能没有牛奶,不能没有奶农。奶牛养殖业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培育和呵护!